幻灯二

【融合教育】关爱特殊儿童,实现教育平等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印度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八岁男孩和寄宿学校美术老师的故事。主人公伊桑存在读写障碍,是一位有着特殊需要的孩子,不同的教育者对他产生了非常不同的教育影响。

每个学校总有个“伊桑”,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存在障碍,是让他转学到特殊教育学校还是继续“随班混读”,如何让“伊桑”这类有学习障碍或者残疾的孩子融入普通学校,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必须推行融合教育。

什么是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指在平等和不受歧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残疾儿童安排在所在社区的普通学校就读,并提供最适合其需要的支持和帮助,使不同学习风格、不同能力和背景的残疾儿童得到尽可能好的公共教育。融合教育还可以涉及学习困难、多动症甚至天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融合教育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所有孩子都能够学习。

让所有孩子都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参与普通班级现场活动中产生良性的互动,在活动过程中共同进步。

如何推动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更倾向于“儿童中心论”,即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学校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及特点,设法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即学校适应学生。

1、创造融合教育的环境条件

首先要消除认知偏见,强调多元价值,创造开放多元的学校环境,为融合教育创造条件,如配备师资、资源教室、无障碍环境等。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安置在普通教育环境中,让学生平等、充分地参与所有学校活动,对学生的考核更多地从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自律的能力等方面进行。

其次加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在各级教育中将特教、普教并轨督导,通过普教深化改革接受特教理念,高等教育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和科研与一线发展需要相结合。让普校中的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送教上门、资源教师等从根本上提高融合教育质量。

2、以学生为本,教育教学个别化

实施个别化教育是提高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课堂安置、课程开发管理、教育评估、康复训练指导方面体现个别化和个性化。根据学生的障碍类型制订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力发展到最大值。

特殊需要儿童与正常儿童共同学习,为他们制订个别教育计划,实行个别化教育支持,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教育教学。目前“走班制”或“一生一表”的教育模式即融合教育的不同尝试形式。

3、坚持“医教结合”和“康教结合”

对安置在普通学校中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能力和需求进行综合的、全程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特殊学生的需求,学校建立资源教室,开设康复课程和服务项目,同时可以接受特殊医疗团队服务。

4、加强社区、家庭和学校的结合

特殊需要学生在普通教育中接受教育、推广融合教育,需要所在社会、学校、家庭的鼎力支持。加强政府、社区、家庭和学校的结合,社会的尊重和接纳才能营造融合教育的良好氛围。

要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充分发挥融合教育资源优势,一方面为更多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融合教育给每一名学生带来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更深层次的变化树立了学校融合教育良好的社会形象。

为什么融合教育难以推行?

1、学校稀缺

好学校有很多,但是,能够接受孤独症儿童的场所,少之又少。即便有了可以进入的学校,里面的普通老师居多,对特殊教育经验甚少,也许无法成功面对有特殊需要学生。校内也很少配备有特殊教育教师,再者特教老师虽然有着专业的干预技巧,但相对的也缺少融合教育的经验。

而对于有着特殊教育的场所,通常成本较高。教育经费的不足,也是融合场所难以开设的原因之一。

2、来自同学和家长的压力

大多同班的孩子们也许对于接纳孤独症儿童没有太多想法,最多只是感觉这个孩子很奇怪,或是小小的欺负她一下。但是,对于大量正常孩子的家长,却并不看好融合教育,甚至有些家长会要求自家孩子不能与特殊需要学生玩耍交流。

倘若孤独症儿童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不可控行为,例如伤人,当面对孤独症儿童时,则是严厉的。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全体家长一直要求孤独症儿童退学或转班,这也有许多已发生的案例。

3、来自特殊学生家长自身

在融合教育中,除了校方和孩子外,家长应该付出更多。然而,很多家长则是把孩子直接就放进学校,将一切教学培养交给学校。融合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并非是单纯的“托管”。

如果家长不能够及时发现融合教育过程中特殊需要学生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而加以迅速干预,那么,融合教育是失败的。

推行融合教育,让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界限消融,当普通教育真正告别应试教育,关注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的时候;当特殊教育真正告别“特殊”,与身边世界融为一体的时候;当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真正融为一体,教育就成为真正的教育。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